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

為什麼我們不找大企業合作(2):回到「使用價值」來思考

這一篇是接續上一篇:為什麼我們不找大企業合作(1):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可能的續文。原本計畫此篇撰寫水林祥美老餅舖的歷史,但社區餅舖的工作實在繁雜,要弄清楚不甚容易,加上餅舖第一代師傅年邁中風,難以言語,一些餅舖發展的故事也需要花一些時間另外蒐集,所以寫了一頁便只能先擱著,我想,不如就先談談我們和水林這家老餅舖合作發展另類經濟時,引發我們思考的一些課題。

回到農業和食物的使用價值來思考
先說說我們試圖解決的問題。首先,我們企圖「回復」加工的意義。從農畜產到食物的過程中,加工,無疑是重要的一環。一方面,以前儲藏設備不若今日,加上某些農畜產物本身的特性本難以直接保存(例如蔬菜、水果、肉品),遂透過加工以利儲藏。另方面,傳統農作生產高度依賴老天的臉色,產量有一定的不穩定性,甚至一年之中,某些季節就是注定難有收成,因此,將盛產期多餘的農作保存下來,留做日後收成短缺時的糧食,是再自然不過的方法,然而,農作物一經長時期儲藏之後,往往品質變差,直接食用口感不佳(例如稻米久藏之後變乾),透過「加工」改變農產品原來的性狀,也就成為了因應這些問題的最佳手段。無論如何,「農食加工」在傳統社會中,並非以市場販售作為主要目的,並且通常是因地制宜,小規模生產,甚至只是家庭自行製作,為的是因應生產過盛或剩食的糧食保存問題。


為保存而製作的魚乾


然而,在當代綠色革命之後,農業生產在高度科技加持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控制,糧食短缺的疑慮彷彿不再,諸如溫室生產、基因改造、以藥物控制的大規模工業化畜牧,更讓農畜生產者仿若「上帝」,要什麼,就能種出什麼;要多少,就能產出多少。農作物越具有「可預期」和「可大量生產」的「性格」,就意謂著它同時越具有成為市場商品的能力、越可能成為引誘資本投入生產的對象。不僅如此,當農產越進入市場的邏輯,農食就越遠離它的「使用價值」而存在,其「交換價值」越趨重要。於是,傳統加工和農畜生產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,農食加工的意義也改變了。現代的農食加工,改變口感和味道的目的大大提升,甚至,大部分加工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市場價值,於是在工業技術的加持下,「加工」同時意謂著機械化大量生產。因此,如果說以前的農食加工是為了處理生產過剩的作物,現代更常見的則是在市場商機驅使下的大規模機械化加工,並且反過來「引導」農民為了加工需求生產特定規格的農畜產品。例如,最近台灣土鳳梨酥火紅,市場商機蓬勃,不少廠商開闢生產線量產土鳳梨酥,結果土鳳梨來源不足,廠商便以契作方式改變農民原先的生產內容,開始轉做專為加工用的特殊土鳳梨品種。這種特殊品種的土鳳梨又大又酸,除了加工,別無他途可用,如果哪一天土鳳梨酥退燒了,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。







假如我們把「為交換價值(ex: 市場利益)而加工」,與「為了使用價值(ex: 保存食物)而加工」作為光譜上的兩個極端。我們可以將現實世界中的加工品,錨定在這條光譜軸上的某一點上,而一旦越是接近現代市場經濟的邏輯,便會越偏向交換價值那一端,「賺取貨幣」、「累積貨幣」的經濟利益也就會成為主要的考量,那些耳熟能詳的經濟邏輯同時開始出現:為求賺取更多的貨幣,必須是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;除此之外,也必須考量各種降低成本、擴大消費者「需求」的方法,例如:以機器設備,甚至工廠生產線大量生產單一化加工品、設法延長保存期限(通常是添加防腐劑)、盡可能以更便宜的原料(往往是劣質原料)取代較好的原料,甚至是直接以科技介入農作生產以達加工原料量產(例如農作物基因改造)、加工製程添加改善口感和味道的調味劑,以及改善外觀的著色劑(通常是化學製劑)、以商業機密為藉口將見不了光的加工製程隱藏起來、最好還能透過專利註冊或原料壟斷,達到市場的獨佔的目的、最後再透過精美設計和誘人文案,讓消費者在感覺良好的情況下,以為吃下了健康新鮮的美味(絕大部分情況下,涉及不實廣告)……一言以蔽之,當食物生產越趨於「商品化」的邏輯時,它對於生產者來說,就越和其他的商品一樣(透過工廠工人以標準化程序「組裝」各部分元件,然後變成一項食物商品),凸顯的是作為賺錢工具的意義,而忽略了「食物」對人而言,更為重要的使用價值,從而「食物」越趨遠離作為食物的本意。



毫無疑問,在現代主流經濟體系中,「加工」使得農產品脫離了原先只被看到使用價值的灰姑娘身份,成為市場上具有交換價值的商品,所能兌換的價格自然也就南轅北轍。特別像是今日盛行的生化科技,農作物一旦加工躋身保健食品行列(例如:蕃茄變成茄紅素錠),更是難以想像其價格翻漲的程度。假如說,原本加工的意義是為了使不能再是食物的農畜產原料,有機會重新成為食物從而取得價值的過程;那麼,現代加工的意義則在於讓食物得以不再(只)是食物的權能,並且,只有當食物取得不再(只)是食物的位格時,它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和利潤。

當然,加工並非本質就是惡。在食物的世界中,「加工」一直有著非常正向意義的一面,只不過,在現代的經濟關係底下,食物加工特別容易表現出惡的面向。當然,我們不會簡單就把問題咎於「資本主義」,那種千錯萬錯都是「資本主義」的教條語言,早已不是實踐導向的行動者需要的呢喃,並且,事實上我們也難以這樣歸因,畢竟,商業、貨幣交易都不是從資本主義才開始,而當食物加工本身改變食物性狀之時,本來就比初始的農作物有利於進行商業交易;另方面,僅管今日科技在農、食產業上展現出惡果,但也不意謂著我們就要全盤否認科技回到原始農業,在現實上,這種想法也只是浪漫的烏托邦。因此,問題不是拒絕加工、拒絕科技或者拒絕商業模式,比較有意義的討論應該是:我們該如何適當的運用加工?如合適當的運用科技?並且發展出不同於今日主流經濟模式的商業網絡。顯然,那種只有在腦袋中才存在的、去現實歷史脈絡的「理想加工型態」,只能是作為觀察現實的座標,我們似乎不可能期待它在此刻的現實中就完美存在,而現實中可行的辦法可以是什麼,也絕非我們光憑想像就能得到答案。我們需要多一點「人類學式」或者「社會學式」的考察,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案。於是,我們起身走訪一些傳統的社區加工店鋪。



很幸運地,當我們拜訪雲林水林鄉這家傳統老餅舖時,我們得到了一些靈感,找到一些可以嘗試的路徑……有興趣的朋友請接續閱讀為什麼我們不找大廠商合作(3)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