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

為什麼我們不找大廠商合作(1)?尋找新的商業模式可能

文:謝昇佑
圖:謝昇佑


最近,我們找上一家位於雲林縣水林鄉的傳統餅餔,一起合作開發新的農食產品,真是有趣的老店舖、有趣的產品、有趣的經驗。

這家餅舖是五十年的老店,現在全村就僅剩他們這家餅舖。師傅告訴我們,傳統餅舖在鄉村是很「重要」的行業,因為在傳統民間信仰中,「紅龜」、「壽桃」、「大餅」、「油飯」或「米糕」,是各式大小拜拜、婚喪喜慶必備的物品,少了這些東西,可是行不通的。因此,餅舖師傅很重要的工作之一,自然也就是應付社區大大小小的習俗活動。 而「應付」社區習俗需求有多繁瑣呢?首先,在鄉下,神明多到難以計算,並且,凡事看日子、對時辰,不同人(生辰八字)、不同事、不同神明的祭拜日子與時辰都不一樣,因此,除了少數較大的節慶或神明生日可以預期需求量之外,大部分日子,餅舖每天都會接到各式各樣「意想不到」的訂單,比方:「明天我小孩要給某某神明當乾兒子,需要36個紅龜」、「我家後天神明生日.......」,總之,每天總是會接到社區數量不等、零零散散的即時性訂單,忙的時候很忙,閒的時候很閒。也因此,這種工作型態使得這樣的傳統餅舖無法雇用人手,只能自己經營,而餅舖與社區的深度連帶,也使得他們很難跳出社區經濟的尺度。



當然,關於餅舖的故事還很多,下一篇,我會好好介紹這餅舖的歷史、做餅的過程以及社區型產業的特性。不過此處,我想先說說:為什麼我們要找這樣的老餅舖合作?而不找大廠商?

從一般商業的邏輯和市場的分工來看,找生產線穩定,可以做OEM的食品加工廠合作開發產品,才是「正常」且「聰明」的做法。也確實,跟社區型的傳統餅舖合作開發產品,我們一切必須從零開始,種種成本無疑是增加的,但,正是因為從零開始,我們才有更大的可能性嘗試新的商業模式,才有機會嘗試尋找主流經濟型態之外的可能。當然,不可諱言,我們並做不到「全面」抵抗「主流經濟模式」,充其量,我們也只是小規模的嘗試創新,甚至,我們最終可能還是走回主流經濟模式的老路;或者最終,我們可能失敗的一塌糊塗。但,無論如何,多花點成本嘗試繞路的可能、在嘗試抵抗之前絕不輕言向主流經濟模式投降,卻是我們給自己所設下的「企業社會責任」之一。



與社區型老餅舖的合作過程,不同於與生產線完整、「遊戲規則」清楚的「大廠」合作,我們必須像做研究一樣,先做田野,瞭解這家餅舖的歷史、產能、生產方式、生產過程、與社區互動的關係……,並與業主長時間溝通、交往,取得相互的信任,我們才能「介入」他的生產,一起討論、在保留餅舖舊有社區經濟優點的情況下,適度修改原先的工作模式,以提高生產效率好應付未來開發新產品所需應付的全國性市場需求;同時,餅舖也「介入」我們經營模式的計畫和產品規劃的發想,改變我們原先的計畫,讓產品更能保有傳統手工加工品的特色。在此過程中,我們與老餅舖一起研發、生產,我們一同擁有這一項產品,並且在彼此瞭解對方對產品的付出多少心力的情況下,我們討論彼此認同的利潤分配模式。更重要的是,藉此合作,老舊的社區產業找到了「升級」的可能,並且這個「升級」不必切斷原先與社區建立的經濟連結;而我們也由於深入生產過程,充分了解產品的製成,不只是「出錢」的資方(當然,我們的口袋也不夠深到可以稱為「資方」)。這種合作模式與一般「找好食材發包工廠OEM」的方式,完全不同,我們試圖讓「商業」不只是「商業」,我們試圖讓彼此站在更對等的位置以互惠的方式合作;我們試圖在保有舊有社區經濟優點的基礎上,創造新的業態和經濟模式的可能。 只有如此,所謂的「公平貿易」才有實現的可能。



這理想說來簡單,但執行起來,「雜雜滴滴」的繁瑣是難以想像的。下一篇,我們將從介紹這家餅舖的歷史開始,慢慢說明我們的工作。不過,有興趣的朋友,如果你有機會到水林,不妨先到這家老餅舖走走:祥美餅舖,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283巷3號(電話:05-7853862,李重賢師傅)。

延伸閱讀:
為什麼我們不找大企業合作(3):社區型加工作為一種理想的型態

訂購祥美餅舖花生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