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

情人節必吃!但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來的嗎?

源自香氣迷人的可可豆
        巧克力是以可可豆作為原料。將可可樹上橄欖球狀的可可果取下剖開後後,裏頭會有20-40顆被白色果肉包裹住的褐色種子,即為可可豆。地球上主要的可可產區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的熱帶地區,包含象牙海岸、加納、巴西、 奈及利亞、馬來西亞、中南半島、委內瑞拉與加勒比海群島等。可可樹只能生長在炎熱、潮濕的熱帶雨林地區,且必須有其它較高大的樹木提供遮蔭,免於陽光的直射。
        取下的可可豆要先經過發酵的過程,將可可豆與果肉一同取出後,先在密閉的木箱中進行無氧發酵,發酵大約2天後再開蓋翻攪,讓可可豆與空氣接觸後發酵3天。經發酵後能去除原有可可豆的酸澀味,並產生迷人的香氣。發酵後的可可豆就可以進行日曬或烘乾保存。
   
烘焙發酵後,可可脂與可可硬塊分離
之後的烘焙過程是影響可可風味的關鍵步驟,烘焙可可豆可以幫助揮發在發酵時形成的酸,並使可可豆的風味變的平衡且順口。而不同的烘焙方法、溫度與時間,都是影響可可豆的重要因素。烘好的可可豆就會放進脫皮機裡,將較堅硬的外殼去除,裡面的碎粒就是之後研磨成巧克力的原料啦
    將剩下的碎粒進行壓碎、研磨、壓榨後,可以分離出可可脂與可可硬塊。可可硬塊經再次碾壓、磨碎後則變成可可粉;可可脂則經過精煉過濾後,產生米白色澤、固體狀的可可脂。各家巧克力製造廠,會有各自的配方,加入糖、乳化劑、與不同比例的可可脂與可可粉,調配出特有風味的巧克力磚或巧克力豆。也有廠商會直接用碎粒進行壓碎、研磨、調溫後製成巧克力。購買巧克力的時候可以特別留意,巧克力是由較高比例可可脂調製而成?還是使用可可粉加入其他油類(例如棕梠油)調製而成?不同的比例,反映不同的風味與成本的差異。


有趣的調溫技巧,控制溶點─創造只融你口不融你手的經典巧克力
    通常巧克力在成形前都會進行調溫的步驟,調溫能讓巧克力以不同的結晶型態凝固,不只能讓巧克力產生閃閃發亮的表面,也能讓巧克力的口感變的滑順,藉由調溫控制溶點,也能讓巧克力產生只融你口,不融你手的特點。因此,如果以後將巧克力冰進冰箱,或融化又凝固後,看到巧克力表面產生白白的油斑,那可不是發霉歐。可能是巧克力的晶型跑掉了,只要重新調溫後就可以讓它再度發光發亮。只要克服心理的毛毛感,他還是一塊好吃的巧克力歐。
    巧克力含有豐富的鉀、磷、維生素等,可可脂內的脂肪酸有助於減少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,最近的研究也指出巧克力含有很豐富的抗氧化物質。吃巧克力也能提高腦內血清素濃度,讓人感到積極與快樂,且巧克力中含有的單醣與咖啡因也有舒緩女性經期不適的作用。

 情人節首推看天田的黑豆桂圓布朗尼

    這款蛋糕在研發過程中經過多次的嘗試:將原本的黑豆泥改為黑豆粉降低製作難度。去除香草香料改用核桃增添口感。不使用可可粉,而是選用GCB63%苦甜巧克力。其成份展開為:可可、糖、純可可脂、可可粉、大豆卵磷脂、香草香料 


    記得有一陣子,郭大哥每天都吃巧克力,搭配辣椒、五香等等,只是要找出它跟甚麼食材最搭。最後,是富含在地台味的「桂圓」雀屏中選,巧克力+桂圓竟然意外地絕配!樣絕妙的口味,親自試過了才知道!

文/好食機編輯群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